欢迎访问信用(福建泉州)官方网站!今天是:

机制创新服务提质 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泉州市发改委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见成效

来源 :市发改委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11-26

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好项目核准工作,新策划项目有了“定制清单”,单个项目评审平均可节约15个工作日……今年来,泉州市发改委立足部门职能,积极发挥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牵头作用,加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在机制探索、方式创新、服务提质等方面下功夫,“多评合一”“四个统一”等工作机制有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01


报建方式再优化 企业项目驶上“快车道”

“以前我们办理项目核准按报建、取件算,一个项目最快也要跑两趟,一年下来按项目算起码要跑五六百趟,几乎每天都要来。”在电话采访中,国网电力泉州供电公司的报建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初以来,在市发改委的帮助下,通过‘邮递办’‘打包办’,我们企业项目核准基本实现了‘一趟不用跑’”。

泉州市发改委充分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以电力项目核准为试点,邀请企业报建人员研究梳理报建材料、与部门会商共同梳理优化审查流程,探索出了“统一审批前置条件、统一项目申请报告、统一申报方式、统一项目督办过程”的“四个统一”办理机制,并运用免费“邮递办”、小型项目“打包办”等方式,实现了企业项目备案“全程网办”,项目核准“一趟不用跑”。

目前,泉州市发改委已为389个项目提供这项便利服务,涉及项目总投资达20.63亿元,为企业“大胆投资”“放心做项目”提供“快车道”服务。

02


服务重心再前移 扣好项目“第一粒扣子”

立项是项目实施的第一步。理清思路,选好报建流程,可以少走弯路,缩短项目报建时限。作为立项阶段的牵头部门,市发改委积极推动项目报建流程“定制化”,把工作重心从“审批监管”向“服务提升”转变。

日前,在泉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的项目审批座谈会上,泉州市发改委审批科有关负责人针对集团改制产生的项目性质变更、给排水项目报建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项目不同部门间审批权限衔接问题与企业项目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交流,就项目赋码申请、项目流程选择、报建时间节点设置、项目谋划生成,以及规范招标方式等具体业务做了指导和介绍,帮助企业进一步建立完善报建机制,培训项目前期工作业务骨干,为企业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通过主动上门服务、线上线下沟通、项目台账跟踪等方式,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惠安校区一期工程等项目取得了专属“定制清单”,有效解决了“什么时候办、在哪里办、找哪个部门办”的问题。

03
理顺机制再出发 传好项目审批“接力棒”

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工作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多事项审批。理顺机制,确保项目审批“接力棒”顺利传导是提高审批效率的关键。

日前,泉州市发改委会同市资规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等部门,共同建立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与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的“多评合一”部门协同机制,对政府投资项目所涉及的多个评估事项实行“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评审、同步审批、统一反馈”的服务新模式。主动开展实地踏勘、提前指导、共同会商等行动,及时了解项目设计评审情况,靠前服务指导做好项目选址论证等工作。

在泉州市发改委的积极推动下,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两侧片区棚户区(石结构房)改造项目、泉州市区应急备用水源桃源水库至金鸡水厂输水管道工程、刺桐大桥整治工程等项目率先尝到“甜头”,在“并联审批”“多评合一”的共同作用下,平均每个项目可节约15个工作日的评审时间,有力推动了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文章关键字: 项目 企业 部门 泉州市 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