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中国(福建泉州)>>信用新闻>>通知公告
关于公开征求《泉州市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来源 :泉州市信用办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9-15
关于公开征求《泉州市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依法依规整合各类信用信息,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对企业开展公益性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提高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效能,我办在参考国家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反复修订,形成了《泉州市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方案》,现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期限为2022年9月15日一2022年9月22日。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相关依据,在征求意见期间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联系人:邱宇柏 13358588222电子邮箱:qzsxyb@126.com)。为方便联系,反馈时敬请预留联系电话。
特此公告。
附件:《泉州市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方案》
泉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9月15日
附件:
泉州市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标
对泉州地区开展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刻画企业的诚实守信程度以及信用履约能力,向社会公众、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等提示企业的公共信用水平和市场信用水准,并及时揭示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让信用评价的结果广泛应用于登记注册、行政审批、经营许可、质量监督、资质认定、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企业融资等场景中,鼓励引导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全市信用水平。
二、评价对象
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的对象包括泉州地区所有法人企业。
三、指标体系
在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通用指标》的基础上根据泉州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特色,增加了市场评级部分指标,综合考虑了行业和企业竞争力等维度,构建了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的公共信用信息及泉州政府各个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
四、评价方法
在权重的设置方面,主要是基于评价指标对公共信用的影响程度和单因素分析方法,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生成判定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形成信用评价模型的指标权重。
五、综合结果
根据模型的设定,总分为100分,评结果分为9级,分别为优(A)、优-(A-)、良+(B+)、良(B)、良-(B-)、中+(C+)、中(C)、中-(C-)、差(D),对应的级别、分数和具体释义如下表所示:
级别 |
分值 |
相关定义 |
优(A) |
>=85 |
公共信用综合状况极好,评价期内未发现公共信用负面记录,且其它方面信用综合状况极好。 |
优-(A-) |
80-85 |
公共信用综合状况优良,评价期内未发现公共信用负面记录或存在较少且轻微负面记录,且其它方面信用综合状况优良。 |
良+(B+) |
75-80 |
公共信用综合状况良好,评价期内最多存在少量不严重负面记录,其它方面信用综合状况良好。 |
良(B) |
70-75 |
公共信用综合状况较好,评价期内未产生较严重情形且各类负面记录数量较少,其它方面信用综合状况较好。 |
良-(B-) |
65-70 |
公共信用综合状况尚好,评价期内未产生严重情形负面信用记录。 |
中+(C+) |
60-65 |
公共信用综合状况一般,评价期内存在较严重负面信用记录或负面记录较多。 |
中(C) |
55-60 |
公共信用综合状况欠佳,评价期内存在严重负面信用记录或负面记录多。 |
中-(C-) |
50-55 |
公共信用综合状况较差,评价期内存在严重负面信用记录且负面记录较多。 |
差(D) |
<50 |
公共信用综合状况差,评价期内进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
六、泉州市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模型
一级指标 |
权重1 |
二级指标 |
权重2 |
三级指标 |
权重3 |
指标说明 |
司法裁决 |
24 |
失信被执行人 |
16 |
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
16 |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
被执行人 |
8 |
被执行人信息 |
8 |
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 |
||
社会诚信 |
32.2 |
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
12 |
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
12 |
经有关部门严格按规定和程序认定而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
行政处罚(非简易程序) |
9 |
行政处罚 |
9 |
被处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证照的行政处罚 |
||
行政强制执行 |
6 |
行政强制执行 |
6 |
被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履行义务的情况 |
||
监督检查不合格 |
3 |
监督检查 |
3 |
行业主管部门现场或非现场检查有问题、不合格、未通过等情况 |
||
异常经营 |
2 |
异常经营 |
2 |
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
||
末级评价 |
0.2 |
末级评价 |
0.2 |
被监管部门、全国性行业协会评价为最末等级 |
||
商务诚信 |
4 |
合同履约失信 |
2 |
合同履约失信裁判文书 |
2 |
未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情况 |
商事活动失信 |
2 |
商事活动失信裁判文书 |
2 |
商品交易、市场营销、劳务服务等商事活动中的失信行为 |
||
内部管理和外部评价 |
4.6 |
内部管理 |
3 |
高层管理人员失信情况 |
2.5 |
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受益人、行动一致人及高层管理人员失信情况 |
非独立法人分公司及分支机构信用 |
0.5 |
非独立法人分公司及分支机构的不良行为及失信记录 |
||||
外部评价 |
1.6 |
负面舆情 |
0.1 |
受评主体通过权威媒体曝光并核实认定的失信行为 |
||
各行业监管评级信息 |
1.5 |
各行业监管评级信息 |
||||
经营能力 |
10.2 |
企业规模 |
1 |
注册资本 |
1 |
注册资本或实缴资本、人员规模等反映企业规模的指标 |
经营时长 |
1 |
持续经营年限 |
1 |
持续经营年限 |
||
业务能力 |
2 |
税收 |
2 |
分支机构、对外投资、参与市场活动等反映市场开拓和业务经营能力的指标 |
||
经营稳定性 |
1 |
税收稳定性 |
1 |
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基础信息变更情况等反映企业经营稳定性的指标 |
||
资质许可 |
2 |
行政许可 |
1 |
获得行政许可等核准或认定的情况 |
||
资质证书 |
1 |
获得资质证书等核准或认定的情况 |
||||
政策支持 |
0.2 |
政策支持 |
0.2 |
政府对行业发展是否有支持政策 |
||
职工人数 |
1 |
企业社保缴纳职工总人数 |
1 |
企业社保缴纳职工总人数 |
||
安全生产事故和隐患信息 |
1 |
安全生产事故和隐患信息 |
1 |
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情况、重大火灾隐患等信息 |
||
突发环境事件 |
1 |
突发环境事件 |
1 |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信息 |
||
荣誉奖励 |
12 |
表彰奖励 |
6 |
表彰奖励 |
6 |
政府部门授予或认可的荣誉、表彰、奖励等 |
红名单信息 |
6 |
红名单信息 |
6 |
政府部门认定的守信激励红名单 |
||
诚信缴税 |
8 |
社保和公积金缴纳信息 |
4 |
养老保险缴纳情况 |
0.5 |
养老保险缴纳情况 |
医疗保险缴纳情况 |
0.5 |
医疗保险缴纳情况 |
||||
失业保险缴纳情况 |
0.5 |
失业保险缴纳情况 |
||||
补充医疗保险缴纳情况 |
0.5 |
补充医疗保险缴纳情况 |
||||
工伤保险缴纳情况 |
0.5 |
工伤保险缴纳情况 |
||||
生育保险缴纳情况 |
0.5 |
生育保险缴纳情况 |
||||
公积金缴纳信息 |
1 |
公积金缴纳信息 |
||||
税收缴纳信息 |
1 |
税收缴纳信息 |
1 |
税收欠缴信息 |
||
水电缴纳信息 |
2 |
企业用水缴纳情况 |
1 |
企业用水欠缴信息 |
||
企业用电缴纳情况 |
1 |
企业用电欠缴信息 |
||||
信易贷逾期情况 |
1 |
信易贷逾期情况 |
1 |
企业在信易贷平台逾期情况 |
||
科技创新 |
5 |
企业专利情况 |
5 |
发明专利情况 |
2.5 |
发明专利情况 |
实用新型专利情况 |
1.5 |
实用新型专利情况 |
||||
外观设计专利情况 |
1 |
外观设计专利情况 |